| 
 
| 【原文】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,为了好玩, 长在树的高枝上,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, 又在新叶上跳舞,妈妈,你会认识我吗?
 你要是叫道:“孩子,你在哪里呀?”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,却一声儿不响。
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,看着你工作。
 当你沐浴后,湿发披在两肩,穿过金色花的林阴,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,你会嗅到这花香,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。
 当你吃过午饭,坐在窗前读《罗摩衍那》,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,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,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。
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?
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,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, 又成了你的孩子,求你讲故事给我听。
 “你到哪里去了,你这坏孩子?”
 “我不告诉你,妈妈。”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。
 【注释】
 
 〔匿(nì)笑〕偷偷地笑。
		  
匿(nì)
 隐藏,躲藏:隐~。藏~。~名。销声~迹。
 〔《罗摩衍那》〕印度古代梵文叙事诗,意译即《罗摩游记》或《罗摩传》
	  
衍(yǎn)
 (1) 延长,开展:~绎。~生。推~。展~。敷~。~生物。
 (2) 多余的(指文字):~文(书籍中因缮写、刻板、排版错误而多出来的字句)。
 (3) 低而平坦之地:~沃(土地平坦肥美。亦作“沃衍”)。
 作者简介:
 泰戈尔(1861-1941),印度作家、诗人、社会活动家。作品有长篇小说《小沙子》《沉船》 《戈拉》,剧本《修道士》《国王和王后》《摩吉多塔拉》《邮局》,诗集《吉檀迦利》《新月集》《园丁集》《飞鸟集》等。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。
 写作背景:
 《金色花》一诗选自《泰戈尔诗选》。《金色花》是他的早期作品。这一时期,泰戈尔的创作往往“梦幻多于现实”,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、哲学、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、改造社会,从而实现民族自治。
 参考资料:
 
 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《散文诗二首》 
 |  |